发表时间: 2022-12-24 22:17:52
作者: 河北中医文化网
浏览:
人类伟大,还是渺小?
文/任宝亭
人类是伟大的,也是渺小的。这个带有哲学性质的命题,在新冠疫情中得到演绎。
微生物新冠病毒,从2020年初在人类中出现,至今整整三年了。它把世界折腾了个遍。
一开始,先在刚刚结束世界军运会的中国武汉爆发,逐渐在全国各地有所扩散。面对来势汹汹的病魔,中国依靠号令统一的体制优势,依靠人民维护国家权威的民族自觉,依靠上下一心生命至上的人道理念,全国封控,居家隔离,没有灵丹,更无妙药,就靠这最原始的、最没有科技含量的措施,硬是用三个来月的时间就控制住了疫情传播。
这一奇迹,令世界惊叹!2020年4月我到河北雄安萧杭钢构参观,10月到常州采风,2021年3月,到四川盐亭参加海峡两岸纪念嫘祖大会,4月随冶金作家到洛阳采风,10月到辽宁鞍山、本溪等地走访,都感受到了完全等同疫情前的社会生态。无论数千人聚集的大会,还是公共交通,文艺演出,旅游胜地,餐饮住宿等场所,都没有任何防病毒的顾忌,连口罩也没有戴的,因为中国疫情已经清零,全国已经恢复了正常生产和社会生活。
也就在这同一时期,国外新冠病毒正在肆虐,大批感染民众,每天有成百上千的人死亡,科技最先进的美国死亡人数竟然突破百万。唯中国“风景这边独好”,作为一个中国人为此感到自豪,也为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了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是伟大的!她战胜了新冠病毒!
但清零是动态清零,不是一劳永逸。去年后半年,疫情就在我国部分地区反复,不断有某个地方被宣布为高风险地区,但我们靠溯源,查找源头,查找密接者,很快也就控制在一个局部。但这种情况到今年愈来愈多,以致难以控制,呈现出此起彼伏的状态。
今年上半年,被人们誉为疫情防范模范生的上海,感染人数陡然激增。是封控这个城市,还是放开?这是一个二难推理的决策难题,上海的拖延受到了指责,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经过一段时间犹豫徘徊之后,终于还是对这个2千多万人口的最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全市封控,整个繁华忙碌的国际大都市一下子处于静默之中,街上、码头、机场、车站,都空无一人,死一般的沉寂。社会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而在上海静默前,自去年下半年国外的防疫却逐步开放了,甚至转向完全的放开,走向与病毒共存之路。正是在国外早已放开,多数人已经感染过的基础上,卡塔尔世界足球杯赛,在今年11月20日如期开幕,一天四场,一场八万多人聚集,大呼小叫,无一戴口罩,不作核酸,不查健康码。因为实践表明,新冠病毒已由传染性较弱,但致重病率、致死率很高的德尔塔,转变为传染性很强,但致重病率、致死率很低的奥秘克隆变异毒株。这也是病毒变异的选择,它要生存下去,就不能让宿主消亡,宿主在,它才能在。卡塔尔球赛的完全放开,不只是他们自己的决定,而是在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的基础上确立的。因为除了中国,其他国家早已放开了,多数人都感染过了,这在一定时期内就有了免疫力。
我国的抗疫权威钟南山、张文宏等专家也说奥秘克隆感染后,百分之九十九为轻症状和无症状,已经成为自限性、自愈性疾病,如同流感,无需住院治疗,一般7至10多天可好起来。
在这种大的态势下,我们的清零越来越难以为继,人们心态,企业生产,社会生活,经济状况都出现了不堪承受的状态,甚至相当一部分地方发生了不稳定现象。一时间疫情封控与民众的正常生活竟然成了社会的突出矛盾。形势已倒逼我们不得不迅疾改变策略,刻不容缓!
是继续清零?还是放开?两相权衡利弊,再不能套用我们曾经成功的经验了,那无异于刻舟求剑,我们不得不选择了与病毒共存!这是明智的,是实事求是的,是唯一地正确选择。11月中旬国务院及时发布了防疫二十条,12月初又进一步发布了防疫十条,实际上宣告清零政策的结束,从而走向放开之路。
放开了,人们该涌向街头,涌向景点,涌向餐厅了。可是恰恰相反,放开了,人们加大了自我防护,由要我封控,变为我要封控,许多本应人满为患的地方却空空荡荡,连天安门广场都看不到人影。尽管这样,疫情还是规模性的爆发了,因为现在正是病毒狂欢的季节,也正是流感泛滥的时段,猖狂的病毒叠加着流感,大规模地爆发性感染已不可逆转!
奥密克戎传染力非常强烈,放开就像打开闸门的洪水一样,感染者汹涌而来,患者倍增。有的地方十多天就达到居民地半数甚至更多,最终将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专家预测的无症状感染,实践证明极少或几乎不存在。但由于防疫知识的普及宣传,人们感染后没有太大恐慌,绝大多数感染者为轻症状,都不用上医院,只是发烧、咳嗽、嗓子疼等,犹如流感,一般不侵入肺部,往往一周至十多天时间就恢复正常了!但对于有基础病的人、高龄老人等,不排除引发旧病复发,出现不测。当然流感也是如此。
放开,与病毒共存,是我们的无奈之举,人类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战胜它。新冠疫苗接种并没有形成免疫屏障,专家们所谓能减轻症状,却没有严谨的数据佐证和具体的科学描述。世界上更没有研制出什么特效药,有专家说美国辉瑞有特效药,高价进口,但美国却是新冠死亡最多的国家,这是多么地不靠谱。怎么办?只有躺平,只有共存,只有靠全民接受病毒感染来实现一定时期的免疫。在渺小的病毒面前,人类束手无策,还能说人类是伟大的吗?只能说是比渺小的病毒更加渺小。
站在大自然对面,人类常常显示出伟大,疯狂地掠夺,毫不节制地掘取,自我狂妄的改天换地,目不暇接的技术迭代。人类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究竟要走到哪里才能满足?
大自然偃旗息鼓,在那里“潜伏爪牙忍受”,任人宰割,显得那么温顺可欺。可不知什么时候,它就忍耐不住而突然发怒,以更加野蛮的方式,对人类进行疯狂的地反扑,千万倍的无情地报复。地震,海啸,瘟疫,洪水,风暴,气候变暖……接踵而来。在这些反击来临时,人类不敢再称伟大,顿时显得那么可怜,那么无助,那么渺小!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一场疫情,持续三年,人类选择了躺平,最后将以双方共存而结束斗争,走向和解。一场疫情,持续三年,再次说明人类是伟大的,但也是渺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