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12-24 18:03:34
作者: 河北中医文化网
浏览:
2022年6月27日,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卫生院院长马六九在为当地老人检查身体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倒在岗位上,将生命定格在49岁。
马六九(中)在工作中。
“我们的职责就是为基层群众服务,要对得起党和国家,对得起群众。”
6月27日清晨,马六九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赶往新庄集乡卫生院。这是他担任卫生院院长的第93天。当天,他要和同事们为30多名从周边各村赶来的60岁以上老人做体检。马六九说,老人们从村里来这里做体检不容易,一定要给他们把身体检查好。出门前,马六九稍感心脏不适,妻子提醒他“累了就休息一会”,马六九应了一声“知道了”,便径直赶往卫生院,谁知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马六九祖籍彭阳县沟口乡宽家山村。1995年考入宁夏医学院(现为宁夏医科大学)临床专业,1999年毕业后,回到彭阳县古城镇卫生院。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调至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
在红寺堡区卫生战线工作的19年间,马六九的心一直牵挂着基层群众,他说:“我们的职责就是为基层群众服务,我们做事,要对得起党和国家,对得起群众。”
2006年6月,马六九调任红寺堡开发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现为红寺堡区卫健局)医政科任科长。此时,红寺堡村级卫生室建设尚在摸索阶段。作为主管科室负责人,村卫生室建在哪、如何建、怎样才能最方便老百姓看病,这些问题时刻揣在马六九的心里。
那时候,不论刮风下雨,他总骑着一辆自行车,以及后来从妻弟那借来的旧摩托车,跑相关部门,进村与村“两委”及村医协商。各村相距较远,马六九风尘仆仆,自费给摩托车加油,常常一跑就是一整天,渴了喝白开水,饿了啃白饼子,吃方便面。有时半道上遇到狂风裹挟着沙砾袭来,马六九常被吹得东倒西歪、睁不开眼,找一个土坑蹲在里面躲避,待风沙减弱后继续前行。一次,马六九骑摩托车赶往村里了解村卫生室建设进度时,摩托车前轮突然爆胎,他被重重地摔在路上,险被过往运载煤炭的重型卡车碾轧。
在红寺堡区第一代老村医记忆中,为了能让红寺堡97个村卫生室早日建起来,马六九成了“拼命三郎”。2006年,马六九4岁的女儿因病到银川做手术,他把女儿安顿好后,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后便急匆匆返回工作岗位……
在马六九心中,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最重。2014年7月,马六九出任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卫生院院长。就在红寺堡镇卫生院组建的4个月前,马六九向红寺堡区卫计局(现为卫生与健康局)提交了一份辞去医政科科长、到基层服务群众的辞职信。信中写道:“请满足我一个做医生的梦想,到卫生院开展临床诊疗,加强学习,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马六九(靠近铁门中间者)冒雨为村卫生室送药品柜。
千难万难,基层工作最难。红寺堡镇卫生院独立运行后,首要问题是如何迅速完成22个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马六九深知没有规范化的村卫生室,让农民群众享受更高、更好的基层医疗服务就是一句空话。他承诺,要在半年内完成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
这是一次能力、恒心、吃苦精神的比拼。
红寺堡镇是红寺堡区移民人口最多的乡镇,要把全镇5.2万人的健康状况在半年内全部摸细摸实摸清,何其难。但再难的骨头,马六九也决心啃下来。他对同事和村医们说:“咱家里人谁都会有个头疼脑热,我们都会担心操心。我们只有尽早把每家每户村民的健康档案摸清楚,群众就会记住咱们的好。”
2015年夏天的一个周末,为了赶工作进度,马六九和其他几名同事在完成一个村卫生室布置后,又抄近路赶往另一个村,小面包车驶进一处农田路时,陷进厚厚的尘土中无法动弹。马六九嘱咐同事马礼堂把车开好,又让另两位女同事把窗关上坐好,自己独自下去推车。面包车终于脱困,但车轮卷起的滚滚黄土将马六九扬裹成了一个“土人”。上车后,马六九乐呵呵地说:“你们看,我像不像个土蛋蛋?”大家都心疼得说不出话来。
马六九最终带领同事如期完成了22个村卫生室的搬迁布置工作,用行动兑现了诺言。
“村医是党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神经末梢’,连着村里的大人小孩,他们的能力强了、服务到位了,群众的怨言就少了。”
2018年9月21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红海村卫生室视察,并与村医施兰香亲切交谈,指出“村医是最贴近乡亲们健康的‘守护人’”。
施兰香说,马六九就是那个激励她成为乡亲们健康“守护人”的人。
2006年,红寺堡村(现为红海村)需增加新村卫生室。得知施兰香举家从同心县山区移民到红寺堡村前曾做过赤脚医生,马六九便反复动员其挑起村医重担,为第二故乡群众服务。建村卫生室资金紧张,马六九向上级提议,启用施兰香家院内符合卫生室标准的自建房,并在院外张挂标牌引导村民就诊。马六九反复向上级陈述,终于获得认可。为了村卫生室标牌醒目,便于群众就诊,马六九自己动手设计标牌,和大伙一起爬梯子、钉钉子。
2014年秋,红寺堡村卫生室搬迁至新址,马六九又带领同事扑下身子,帮助施兰香打扫卫生、布置室内陈设。每次路过,马六九总要进来看看,说得最多的话是:“施大夫,你给咱努力服务好群众,有啥难处尽管说,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马六九常常对村医们说,咱吃啥饭,就要把啥碗端好,本事不强没关系,可以学,但不学习、不求进步,对不起自己,更对不起国家的期望。
2021年,红寺堡镇玉池村村医白玉琢获“健康中国2021全国暖心乡村医生”称号,成为当年10名“全国暖心乡村医生”中的一员。采访中,白玉琢眼含泪水说:“没有六九院长,就没有我的今天,他心里时刻装着农民,是我的人生榜样!”
白玉琢生在泾源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曾跟随做村赤脚医生的父亲学习医术。2014年,白玉琢举家搬迁到玉池村。马六九不仅鼓励其挑起村医的担子,还激励其提升学历,更好地服务村民。此时,白玉琢已过不惑之年,对拿到学历没有信心。马六九鼓励他说:“你能吃苦爱学习,一定行。”每当白玉琢学习有进步,马六九都打电话、发微信鼓励点赞。经过3年艰苦努力,2016年,48岁的白玉琢取得宁夏医科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临床医学大专毕业证。
“村医是党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神经末梢’,连着村里的大人小孩,他们的能力强了、服务到位了,群众的怨言就少了。”在马六九心中,每个村医都是自己的兄弟姊妹。是兄弟姊妹就要严管、真爱,因为他们背后站着农民群众,他们担负着国家为农民健康服务的责任。马震有临床医学专科文凭,曾在老家西吉县做过村医。2013年,25岁的马震举家移民到红寺堡镇幸福村,但他对再做村医兴趣索然。马六九调查摸底后,认为他是个村医好苗子,基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马六九便反复登门做动员,如今,马震已成为村民们信赖的村医。
马六九妻子整理马六九生前所获荣誉证书。
“境遇要比差于我者,学问要比胜于我者,修养要比高于我者。”
马六九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哪里有困难,永远冲锋在前。2020年农历正月初一,红寺堡区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战斗全面打响,他在单位一住就是54天。
在马六九看来,境遇要比差于我者,学问要比胜于我者,修养要比高于我者。马六九的妻子海生香没有工作,常年患慢性病。2019年,宁夏血液中心在红寺堡区建立献血屋。上级管理部门请马六九推荐一名工作人员。有人给马六九出主意,让他的媳妇来做。马六九深知此事人命关天,必须由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来做。了解到村上30多岁的马瑞芳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马六九立即推荐了她。
2020年5月20日,马六九调任红寺堡区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知道马六九家庭负担重,朝夕相处、同甘共苦了8年多的红寺堡镇卫生院的老同事们集资为其购买了一身衣服、一条皮带和一双运动鞋。趁周末老同事们打电话请马六九叙叙旧,但并未告诉其实情。如约而至的马六九收到这份礼物感动不已:“我收了,这是兄弟姊妹们的一份情义。”大伙无语,含泪相视。
马六九的人生情怀和境界,让景天海、何昀明、相治虎、高占奎、祁荣章等5位同在红寺堡区工作生活的朋友敬佩不已。马六九离世后,他们承诺,今后马六九妻子、孩子遇到生活困难,5家将负责兜底。
马六九(前左)作为红寺堡区卫生系统女篮教练率领团队比赛后合影。
马六九走了,但其矢志不渝、牢记入党誓言、践行初心使命的精神和情怀,永远留在了红寺堡的大地上,留在了红寺堡区移民群众的心中。(宁夏日报记者 鲁延宏 马越 杜晓星/文 鲁延宏/拍摄/翻拍)
文章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