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2-10-21 20:40:21
作者: 河北中医文化网
浏览:
“得太行者得天下”的几步棋
作者 王波(著名军旅作家)
资讯 任宝亭 编发 常小靠 孙业腾
在八路军与日寇军事实力完全不对称的八年抗战中,毛泽东坚持“得太行者得天下”的指导思想不变。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头来看这个决策,真是一个贤者智者神者冠绝古今的战略策略绝响,真是风雨如磐的漫漫长夜中一道突然照彻宇宙的闪电。
这个思想笔者最早见之于1936年瓦窑堡会议期间,林育英被共产国际派遣,穿着空壳皮衣,怀揣共产国际电台密码,取道蒙古大沙漠,11月18日从阿拉善方向到达瓦窑堡。这时候张国焘另立中央迭遭敗仗,带着四方面军还在川西炉霍。毛泽东希望林育英借共产国际的威望解决张国焘另立伪中央问题。这时正是红军实力最弱的低潮阶段。蒋介石扬言要在3个月内消灭红军。毛泽东多次约林育英长谈。林育英来到毛泽东的窑洞,那是真正的寒窑,冷风从窗缝直灌进来,窑洞墙上挂着白霜。他们二人腿上盖着毛泽东的棉被。林育英对毛泽东讲,泽东同志9年来的国内战争经验是“很有价值的。”斯大林同志谈过泽东同志是中国党内有实战经验的领导。毛泽东又说,目前红军的发展出路在山西。山西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南有中条山,北有大青山。很像我们的罗霄山脉。大山中间有汾河、上党等盆地。红军必须到山西才能发展,“扩大抗日力量和红军主力”。“得太行者得天下。”然后,他与洛甫、林育英、彭德怀率领红军出兵山西。在山西西部山区转战,经过亲自战地考察,更是坚定了他“得太行者得天下”的信念。
1937年8月,在洛川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独立自主的“持久战”和“山地游击战”的思想,符合这个便捷战略条件的正是只有一河之隔的山西。洛川会议后,受毛泽东委托,周恩来与彭德怀、徐向前进入华北抗战前线山西,到太和岭见阎锡山,在日寇主力进入山西的兵汹战危时刻,与阎锡山谈妥,八路军在山西四角展开:五台山聂荣臻部,吕梁山罗荣桓部,太行山刘伯承部,同蒲路西贺龙部。对日寇形成“四面包围袭击的战略态势。”
毛泽东说,华北抗战只有这一步活棋了。坚持这步活棋,在山西形成了阎锡山、卫立煌、朱德“三国演义”的复杂抗战局面。周恩来在山西三个月奔波劳碌,折冲樽俎,他也得出“得太行者得天下”的结论。他完全同意毛泽东必须坚持山西的持久战局,把日寇粘在大山上,不能从风陵渡过黄河,实现日寇大本营从西安、成都、重庆绕过黄河、长江天险直下华东的美梦。
山西四角形成后,朱德说八路军一个月扩兵一万。实际上每个师皆超额完成指标。到1938年4月,八路军兵力发展到12万,到6届6中全会已是20万。毛泽东考虑应该走下一步棋了。八路军主力要分兵组成若干独立兵团向平汉路东平原发展。129师要一分为二。“在河北、山东平原地区扩大发展与坚持抗日游击战争是可能的。”要占领河北、山东全部,然后准备转入河南、苏北。年底前,罗荣桓、陈光率115师师部和343旅跨越平汉路进入鲁西南。四个战略区实施由山区到平原的跳跃式扩展战略。
到1940年4月,蒋委员长的动向是要先消灭弱小的新四军。毛泽东考虑必须再走一步棋了,占领华中。黄克诚344旅有迅速增援华中新四军的任务,10天之内迅速开动。同时,皖东、淮北、苏北要调集三四万兵力南下,直达长江。不能让蒋委员长把新四军限制在黄河西北。华中是我党我军最重要的生命线。
在“得太行”的大战略下,还有一步棋走得令全世界瞠目结舌。1945年9月19日,毛泽东在重庆与延安刘少奇电讯频繁。他与周恩来复电延安,同意成立东北局,要抢占东北9省,只要东北9省及热、察地区控制在我手中,什么也不怕。要陆续派10名中委含4名政治局委员,10名中候补委员,率领2万名干部和11万兵力联镖并进东北抢占先机。山东军区以不少于3万人(走渤海湾海上)的基干兵团,限电到一个星期内出动,新四军即抽调3万5千人(即黄克诚3师之一半由洪学智、刘震率领走陆路北上)的基干兵团,限电到20天内到达鲁南蒙阴待命。各战略区要以数量占本区兵力三分之二或五分之三能执行超区域作战任务的旅纵队机动兵团,全军要完成从组织上由打游击战为主转到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皆源于“得太行”一步活棋,到“得天下”几步活棋,一步活,步步活,直到“得天下”。研究毛泽东军事战略策略的军事家们,直呼,冠绝古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世界上无出其右者!